借着国庆假期,我参加了毕业30年的同学聚会。
曾经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现在已经四五十岁了,一脸都是时光的痕迹。
作为70后的我们,多数出生在农村,经历各种折腾之后,人生的模样已经基本定型了。
和同学一番交流,我发现了70后的三个人生真相。
01
父母老了,没有退休金,地也种不动了,什么都靠儿女。
同学老吴,没有来参加聚会。不过他在同学群里,发了一段视频,说明了情况。
老吴在某医院,用轮椅推着母亲,走进手术室。
老吴说,前前后后花掉了两万多,也没有留住母亲的健康。
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母亲,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身体每况愈下。一开始,还能种菜、种稻子,自给自足。可到底身体差了,什么都干不了。
母亲没有职工退休金,也没有职工医疗保险。大半生的努力,赚到了儿女读书的学费,还在老家修建了一栋泥巴房。
老吴的父亲,是前年过世的。父亲苟延残喘的那段时光,也把老吴折腾得够呛。现在,又轮到母亲来折腾了。
看过老吴的遭遇,张同学、刘同学等,都开始说起赡养父母的难题。
同学们多半在县城买房了,父母在农村留守。同学们也想过把父母接到城里住,但是这日常开销太大,难以承受;父母也不太愿意进城,农村就是他们的根;当然,父母也知道自己的穷困,不愿意拖累儿女。
不管两代人如何相处,父母变老了,这赡养的压力,总得落到儿女的身上。
一个四十五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一生都是白手起家。这养家的难,难以想象。
人群,到底是有类别的。我们的父母,一旦归于农民这一类,就算进城打工,也是农民工,类别没有改变多少。
我们常常想,为什么父母一辈子都不会退休呢?在多年之前,他们是可以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然后退休的呀?
事实上,父母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没有钱,听到保险的费用多少,就吐舌头,就不敢多说什么了。
父母也想用存款来养老,但到底失败了。因为种地、打零工的收入,能够保证家庭温饱就好了,年年有余都是困难的。
终究,父母养老的任务,交给了70后的我们,愿意不愿意,没得选。
02
兄妹多了,难免各怀私心,已经在慢慢走散。
同学老徐,说起赡养父母的事情,就咬牙切齿。不是他条件很糟糕,而是他认为,兄弟姐妹的做法太恶心了。
老徐有两个姐姐。按照当年农村的习俗,大姐姐是找了上门女婿的。
父母把家里的大部分财产,给了大姐姐,还当着村里人的面,写了简单的情况说明。
这几年,父母老得走不动了,常常住院。大姐姐在市里买了房子,从父母家搬出去了。
谈起赡养的事情,大姐姐说:“我一个外嫁女,管不了那么多;你是儿子......”
前段时间,老徐老家的房子,漏风漏雨,都没法住了。大姐姐在老徐所在的小区,租了一间车库,安排父母居住,之后,大姐姐就不见人影了。
很明显,大姐姐就是把父母,丢给了老徐。
赡养父母,父母曾经对儿女不公平,儿女的三观不同,儿女的经济条件差异等,都会带来家庭内耗。
70后,大概率是有几个兄弟姐妹的。
父母以为,多子多福;兄弟姐妹可以互相关照。但兄弟姐妹长大了,不会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相处,是各有私心的。
很多家庭,可以这样说:“多了一个儿女,就多了一个争夺财产的人,多了一个吵架的人。压根不是多了一份力量。”
兄弟姐妹吵闹起来,比外人更狠毒,更扎心。什么血脉关系,到了后来,就是普通亲戚,不反目成仇就算不错了。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已经过世了。兄弟姐妹也不会再相聚了,谈起关系,就是愤愤不平的样子。
03
自己老了,还生活在社会底层,未来显得迷茫。
同学老马,初中毕业后,就去了东莞打工。
上世纪九十年代,去打工,变成了村里的热门事件。比上高中,读大学,更加重要。
我们的父母,穷了大半生,因此看到儿女打工赚钱,特别开心。至于读书,那是不够重视的。
老马打工快三十年了,总是力不从心。说实话,一个要五十岁的人,上夜班,常常加班,怎么扛得住。
老马也想过,要去找轻松的工作,朝九晚五。但是没有文凭,也没有技术,基本上找不到。
老马决定,过一段时间,就去应聘小区保安。
有人说:“男人的职业终点是保安,女人的职业终点是保洁。”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
一个班,四十多人,有一个当老师,一个当乡干部,其他都是开小店,打工,在老家种地,或者专职带娃等。
小时候有仗剑走天涯的梦,也希望自己是科学家,数学家。到头来,南柯一梦,我们始终在社会底层,混日子而已。
最不好受的是,很多70后,也没有退休的打算,或者没有退休的经济能力。打工多年,钱基本上花在买房买车,送儿女读书上,自己的养老问题,无法预留。
病痛缠身的同学,也是有的。迫不得已,戒了烟酒,吃饭也是小心翼翼的,很多菜不能碰。
未来何去何从,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变数越来越小了,想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04
《傅雷家书》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
我们都希望有高潮,让自己涌上潮头。
可现实呢?我们只是年纪到了高潮,人生还在低潮。虽然大部分的人进城了,但是命运并没有太大起色。
一次聚会,把一个年代的人聚拢在一起,看起来形形色色的生活,到底殊途同归。
当然,也不必妄自菲薄,混得好的同龄人,也是有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
往后,把父母送走,把兄弟姐妹当普通亲戚,把自己照顾好,不拖累儿女,这就足够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30年后的同学聚会,让我发现了70后的三个人生真相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wenmiyanjiu.com/post/513.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络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无法下载,联系站长索要。
- 最新文章
-
-
22岁考上县委办公室
你在大学努力学习、投身实践,矢志入党、研学考公,二十二岁本科毕业,走出“象牙塔”,迈进“大熔炉”,经考选、体检、政审,顺...
-
体制内再优秀,要是不能隐忍,终究难成大器
身处体制内,某段时期被明里暗里冷落、排挤、边缘化甚至打压、攻击,其实是平常不过,但凡你因为优秀触动到别人的利益,这些不为...
-
混在体制内,要是没被提拔重用,那就安于当下
混在体制内,要是没被提拔重用,那就安于当下常常有的朋友小酌中倾诉,某时某次遗憾的失去了被提拔重用的机遇,于是心生烦闷、郁...
-
大多数领导是不会为你的前途考虑的!
有读者跟我说,她刚参加工作那会又考入市级重点高中编制教师,因为面试要告诉本人所在单位,她便告诉了领导。(她当时在城区基层...
-
法检员额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位朋友是一位有着深厚法治情怀的人,认为员额制其实有其可取之处,不能轻易否定。他举例说,国外早有员额制的成功实践,确实提...
-
- 热门文章
-
-
体制内的诱惑和落差
体制内工作,处世光鲜、为人艳羡,是不少人孜孜以求、梦寐深耕的职业。如果不求进步、安于一隅,体制内较之确是好去处。逢进必考...
-
名字难听,但容易考公务员的冷门专业,法学只是招人多,但未必好考
提到适合考公务员的专业,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公考招录大户。实际上,招人多的专业未必好考,因为公务员招考...
-
体制内的十个冷知识
机关单位既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有一些目成心许的默契。看似不成文却偏能成事,看似不合理却偏能合情。识破规矩、掌握默契,...
-
第二春,市委原书记以“捡垃圾”谋生
浮沉的宦海中,总藏有说不完的故事,总有饱含的养分激励着我们勇敢往前行。二十年前,一位56岁的男人结束服刑,提前走出困住自...
-
体制内能体会到的小幸福
前我写过体制内工作的悲哀,好像把体制工作贬得特别狠,一文不值。其实不是这样,即便它再有种种不好,肯定也有很多好的方面,不...
-
- 最新留言
-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