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体制感悟 > 正文

体制内的诱惑和落差

网络 发布于2024-06-05 体制感悟 160 次 0


图片

体制内工作,处世光鲜、为人艳羡,是不少人孜孜以求、梦寐深耕的职业。

如果不求进步、安一隅,体制内较之确是好去处。逢进必考、论资排辈、用人权限的俗套成规,固化了干部职工进退流转的出入口径,很大程度上导致体制内工作上限极高、下限极低。
怎样理解?在体制内,如果你贪欢安逸,只要自己不刻意“作死”,就没人能奈你何,这也导致单位内部摸鱼、躺平、划水大行其道,上推下卸、左推右挡、敷衍搪塞泛滥周遭,你的下限只要不触碰底线,就不是单位容忍的极限。同理,单位内部不缺能人、好人、聪明人,不缺高学历、高情商、高智识,横向比学、纵向赶超,总有自身短板和劣势,也总有自己进步和发展的空间,这叫上限极高。
稳中求进、小步快跑由来都是国人传统,也是过来人成熟经验的总结。引导自家孩子进入体制,其根本立足点就是“上限极高、下限极低”,在此定义域内打拼,进有所得,退有余地,再不济原地踏步也仍可享受组织资源,进退有据、伸缩自如,这就是体制内诱惑力的根源。至于所谓的权势、金钱和攀附,那都是根源的衍生物,也并非体制内专属。
然而,时过境迁、春秋换序,一入体制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也绝非信口揶揄。
诚然,体制内的年轻人,居党政中枢,会地方精英,制御长策,言民生大事,诩国之大者,看起来很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甚至自己飘飘然信以为真,但这都是平台加持下的假象。
什么意思,褪去体制内平台的外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光环、没有噱头、没有配重,甚至一度成为“弱势群体”,因为大多数人已不在吃体制内那一套方法论,体制内反而成了生活上的一道锁枷。
比如说,同样因琐事发生冲突,体制内工作人员有理没理都应该退让三分,如果按常情处理,一朝不当、登媒见网,口风就会逆转,舆论基本一边倒,自己会社死并给单位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此境遇下,要么缩头静候、息事宁人,要么主动澄清、定分但大环境并不利好体制内工作人员,单位领导也不会冒着“翻车”的风险去犯大不讳,大概率以“保护”的名义道歉求安,小概率的拿人“献祭”绝悠悠之口
再之,人是复杂的动物,体制内的人更是交叉内嵌性复杂,一体两面地看人待物都会出错,更别提刻板化认识了。
比如,有的开着门说一不二,关上门不三不四;有的外面人五人六,内里拐七趔八。一些体制内的干部,特别是一些油腻下头的,好似驴粪蛋子表面光、绣花枕头一包糠,多数荒腔走板不靠谱。如果再时不时给你搞点pua、耍点小聪明、弄点负罪情绪,将极大地带来精神内耗。
还有一些分裂的情绪也不得不提。
比如,上午列席常委会议听调奉宣,下午停车落锁就有可能被物业大姐数落半天;在岗位运筹帷幄、保项目运转,回到家鸡毛蒜皮、惹妻嫌子怨;台面上发言讲话前呼后拥、欢呼喝彩,台底下找人和事装聋作哑、闭门不见……可以说,落差很大。
这种感觉,越是向上突破,越是明显;越是向下下沉,越是淡化。
前几天刷短视频看到一则留言很是深刻:
“普通人进入部委后一定要平衡自己心态。你白天上班的地方在长安街边上,晚上租房睡觉的地方在五六环边上;你白天接触的副国级、部级厅级至少也是个处级干部,晚上回去了小区里全是拆迁户;你白天在大会堂开会说不定还能尝尝招待会上的点心,晚上加班回去晚了也就吃碗泡面;你白天打交道的是有钱的企业家、有名气的小明星、手里握着实权的地方领导,对你客客气气、有商有量,晚上回到家房东老太太就能颐指气使、指指点点。不要以为接触到精英你就是精英,学会放低和放弃过高的乃至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必须要学会的人生课程。事实上,我觉得这段话对于在京各个行业的年轻人都适用。”
体制内,难得的是糊涂,难得的也是清醒,最难得的是时而糊涂、一直清醒。
想想看,如果褫夺了体制内属于你的职位,若自信外界还能一如既往地待你,这就是自身的水平。试试吧,如果离开了体制内提供的平台,在社会上依然可以诚挚待人、静好处事,这就是较好的认知。
诱惑也好,落差也罢,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清醒与谦逊,既不要被平台提供的繁华遮住眼,也不要被内外衍生的落差乱了神,更不要被吹捧拉踩失了智,如此才能圆通处事、平康生活。
再啰嗦点,我们既该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板有眼地干事,也要有情有义地交往,有德有诚地待人,更需有动有静地健体,有说有笑地生活,这样才能有血有肉地做人,拥得有滋有味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体制内的诱惑和落差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wenmiyanjiu.com/post/294.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络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无法下载,联系站长索要。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