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调入市委办之后还算适应快、进步快的话,那可能要归功于我舍得下笨功夫吧。
在许多人看来,像市委办这种靠近领导的地方,只适合那些眼色活、会来事的人,而本份老实只知干活的人很难有所作为。其实,也不尽然。
那时,自己刚从学校过来,眼界有限,经验有限,能力有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妥妥的一个“小白”。我唯一清楚的就是必须干好每一件事情,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下笨功夫,多学习、多付出、多积累,别无他途。
学什么?自然是学习与业务相关的东西。通过广泛而持久的学习,着重掌握三方面的情况:一是及时深入学习中省文件精神,了解国内外形势变化,以吃透“上情”;二是注意收集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信息,特别是新变化、新亮点、新问题,以洞悉“内情”;三是学习熟悉外地、特别是发达地区和同类地区的新做法、新经验,以了解“外情”。碰到堪做范文的文章,也会像先前当教师备课那样细加研读,学其精妙。在学习的过程中,或摘抄,或剪贴,日积月累,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以备不时之需。
跟随领导参加会、下去跑,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这里面汇集着大量的信息,有新部署、有新要求、有新经验、有新问题、有新动向……我总是仔细看、倾耳听、认真记,做好各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手头事不紧的情况下,也会根据社会的热点、领导的关注点,走出机关,深入乡镇、企业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调研,诸如市属企业改制、乡镇企业发展、乡镇干部管理、坩土资源开发、农村产业培育等,择其典型,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探寻规律,既作为自己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又以期引起领导关注,对某一方面工作有所促进。
当然,叼空也读一些“闲书”,像文学、历史方面的,给自己的思想吹吹风,给灵魂淋淋雨,好让其鲜活而不僵硬,温润而不干涩。
学了更得练。对文秘人员来说,公文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多写多练。每次写稿就是最好的历练机会,写作前想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何写,即领会意图,搞清目的;二是写什么,即收集材料,分析整理;三是怎么写,即确立框架,提炼观点。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了才落笔。写作时全神贯注,力求在语言的王国里寻觅最恰当的词句,表达出最精准的意思。当思路滞涩时,当用词不定时,不得过且过,不打马虎眼,而是用夜深人静时的苦苦思索,用吃饭走路时的反复推敲,用查阅资料的意外启示……打开柳暗花明的通道。完稿后不急于送审,而是回头再细细打量,修改润色,自认为没有瑕疵了,能代表自己应有水平了,才誊写工整送审。稿子审定后,又对修改之处细加分析比较,体会前后的差异与效果。当时,我就一个信念,用心细心耐心地去写每一份稿子,写作能力就会提高,文稿质量就会彰显,没准自己还会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写材料是一件苦差事。当任务来了,不管你有没有感觉,想写不想写,都得按时拿出来,通得过。否则,“吃不了,兜着走”,会造成严重后果。有时就是进不了状态,理不出头绪,急得火烧火燎;有时为寻找一个恰当的词语,让你茶不思,饭不想,夜不成寐;有时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就是通不过,气得直想跺脚骂娘……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有时临下班了,任务来了,你就只能举头望明月,埋头写材料了;有时你倒是早早把稿子送审了,可是领导就是迟迟没审定,临到明天要用了,晚上才找你说稿子,说有些地方还得改改;有时好长时间都没有休过星期天,有个礼拜你以为没事了,正准备陪家人孩子外出转转,突然一个电话招你回办公室……这样的情形,对于写材料的人来说,已是常态。一段时间没加班,家人感到反常,就是自己好像都有点不适应了。
试想想,不下苦功夫、笨功夫,怎能干好这件苦差事?而苦差事干好了,也就炼成了硬功夫。具备了硬功夫,就能从中感到苦有所值,苦有所得,苦得其所,比如,当你爬格子突然灵感乍现,笔端流淌出得意的文字时,当你写的稿子被领导在主席台上慷慨淋漓宣讲时,当你写的文件对一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时,当你被领导意外表扬或因材料写作得到提拔时……
干好职责内的事没得说,若是以外的事,只要领导吩咐了,也会毫无怨言的去干好;只要同事张口了,就会把这个忙帮好;即使别的科室有需求,也不会吝惜那点功夫。工作中是有分工,但协作、合作上的事也不会敷衍。至于干多干少、吃亏占便宜,从不去想,更不会计较。
行文至此,可以谈谈我对下“笨功夫”的理解了。所谓下“笨功夫”,就是在平日的工作中,要多一些专心致志,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跬步千里,少一些朝三暮四;多一些精细精准,少一些粗枝大叶;多一些拙朴笃实,少一些机巧算计;多一些辛勤付出,少一些锱铢计较;多一些善始善终,少一些虎头蛇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打造自己独有的人设。
对此,当下许多人会不以为然,想必会说:也不看看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贩卖这些陈年老货!人家都在拼爹、拼脸、拼关系、拼聪明,你却叫人拼命,脑子有病吗?
你说的情况肯定属实,但问题是,你若是出身平平,资质平平,没有一个有钱有势的爹,没有一个助你攀升的关系网,没有潘安之貌、子建之才,你也不屑或许压根就学不会八面玲珑、攀龙附凤那一套,哪你该怎么办?如果还想逆天改命,除了舍得下笨功夫,还有其他选项吗?这条路径虽然艰辛,也未必一定能如你所愿,但至少它靠谱,会让你活得踏实,会让你离成功更进一步。可以说,下苦功夫笨功夫是你唯一的资本,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你真就一无所有、一贫到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能说“舍得下笨功夫”过时了呢?
经历过了才会发现,任何值得前往的地方,都不存在捷径;所谓的人生开挂,靠的都是笨功夫。这算是我这个过来人的一点切身体会吧。
转载请注明来源:我在市委办的十六年之三下笨功夫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wenmiyanjiu.com/post/331.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络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无法下载,联系站长索要。
- 最新文章
-
-
领导干部图鉴
引言:图片取自电影《逃学威龙2》,剧中周星驰饰演的周星星在吴孟达饰演的曹达华对着新任女局长软饭硬吃后,星仔一语成谶“晋升...
-
体制内难得是糊涂,高手在装疯
引言:机关楼台高锁,酒醒白发低垂。史书长恨却轮回,骄纵人独立,擒龙斩妖归。记得求学初见,人民二字长存。歌舞场上假痴癫,当...
-
机关单位“黑话”知多少?
在机关单位,既要眼观六路,也要耳听八方;既要看懂欲言又止,也要听懂言外之意;既要明白经目之事、犹恐未真,也要懂得背后之言...
-
为什么要去组织部?
写文作论、叙事畅聊,常把“组织部”复刻纸上、挂在嘴上,不是机构权力大而歆慕,也不是中枢机会多而神往,更不是昂昂然屹立周遭...
-
22岁考上县委办公室
你在大学努力学习、投身实践,矢志入党、研学考公,二十二岁本科毕业,走出“象牙塔”,迈进“大熔炉”,经考选、体检、政审,顺...
-
- 热门文章
-
-
机关单位哪些科室比较有前途?
党政机关下设科(处)室,科室种类多样,县级单位(正科级)多为股级,市级单位(正处级)多为科级,省级单位(正厅级)多为处级...
-
体制内的十个冷知识
机关单位既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有一些目成心许的默契。看似不成文却偏能成事,看似不合理却偏能合情。识破规矩、掌握默契,...
-
体制内的诱惑和落差
体制内工作,处世光鲜、为人艳羡,是不少人孜孜以求、梦寐深耕的职业。如果不求进步、安于一隅,体制内较之确是好去处。逢进必考...
-
法检系统女性比例越来越大:一场悄然兴起的“她时代”
最近走进法院或检察院,你会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女性工作人员正逐渐成为法检系统的主力军。曾几何时,这个领域以男性为主,...
-
社工部凭什么排在政法委前面?
新一轮机构改革已近尾声,全国大部分地区社会工作部已挂牌运维。从机构属性来看,社会工作部是党委直属行政机构,列正部长一名,...
-
- 最新留言
-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