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经验 > 正文

打造“平安桂林”新品牌 ——— 我市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网络 发布于2022-01-22 典型经验 356 次 0

只有社会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城市才更充满活力。对于桂林这座独具魅力的国际化城市来说,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市委政法委始终以抓队伍管理、创新社会治理和平安桂林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平安桂林梦。平安建设已成为桂林又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规范执法司法 维护公平正义

    近年来,我市司法部门主动融入法治建设新布局,全面加强执法司法活动监督。同时紧紧围绕制约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司法,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以净化投资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全面打击涉黑涉恶犯罪;检察机关充分行使检察职能,与公安、法院等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诈骗等犯罪,积极开展破坏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保障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法律服务,积极拓展法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全力构建司法便民惠民平台,让更多“公平阳光”洒向百姓大众。

    此外,我市各级司法部门还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审判机关按照上级部署,推行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分离改革,有力促进了执行工作开展,并探索设立涉军合议庭、家事合议庭、女子审判庭等专业或专门审判团队,既方便群众诉讼,又促进审判质效提升。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检察体制改革,经法定程序,共向自治区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推荐审议名单322名;建立检察机关内外部人员干预、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排除干扰、公正司法。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办案工作,提高刑事执法质量,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切实防止发生冤假错案;积极回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紧紧围绕由“抓人破案”向“审判定案”转变的要求,组织各警种分别制定常见多发和大要案的证据指引。司法机关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我市律师制度改革工作,积极推动建立律师参与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

    高新科技助阵社会治理创新不减速

    为实现社会治安精细化管理,继全面推开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后,我市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并将现代化和高科技融入其中,在全社会布下“天罗地网”,让市民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近年来,各县区立足辖区实际,多措并举,形成了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建设模式。其中全州县的“村村通天网”、象山区的“自建天网”、阳朔县的“掌中天网”亮点纷呈。

    人防方面,我市构建了以武装巡防为龙头、交警巡防为骨干、机关单位巡防为补充、城区派出所巡防为基础的动态巡防工作机制,实现了警用350兆数字集群(PDT)系统对社会面警力的扁平化可视化指挥,做到了科学用警、动态布警、视频调警,每天保持1/3的警力开展巡逻工作。同时,各县区深入开展“警治联勤、警企联防、警商联动、警民联巡、商企联合”等防范活动,发动“红袖标”群防群治力量,打造了一批适应辖区治安实际的巡防模式,有效提升了打防控能力。如叠彩区探索“1+5+N”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恭城建立“微信+民生”的农村治安服务化模式,象山区建立摩托车小分队巡逻机制,七星区集中警力在人流聚集的地带不定期开展武装设卡盘查巡逻机制(“桥头堡”行动),使警力有效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身边有民警,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物防方面,我市加强了居民小区的治安管理,做到了对陌生车辆和人员出入的有效管理。其中,叠彩区抓住政府对老旧无物业小区升级改造的契机,推进智能门禁系统建设,让居民通过刷身份证进出小区,使社会闲杂人员无法随便出入,同时创新了“APP+门禁”模式全方位采集信息,为保障小区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取得了改造小区零发案率的良好效果。

    普法教育常抓不懈“和谐阳光”普照大地

    只有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才能更加平安和谐。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普法宣传工作是进一步夯实平安桂林建设法治基础的强力手段,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经验,持续、深入开展“法律七时”等普法宣传工作,在全区率先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切实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16年,我市再次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成为自“三五”普法以来广西唯一实现“四连冠”的地级市。

    记者从市政法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社区法制学校228所,农民法制学校1654所,法律图书室1290个,法治文化公园18个,法治文化广场32个,法治文化长廊56个,法治教育基地12个,法制宣传栏30135个,建立永久性法制宣传专栏(橱窗)30135个,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32671条。

    除此之外,我市还时刻关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难题的解决,想方设方改进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吸毒人员、艾滋病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的教育、矫治、监督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转载请注明来源:打造“平安桂林”新品牌 ——— 我市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wenmiyanjiu.com/post/151.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络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无法下载,联系站长索要。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