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城市发展依靠项目,项目建设依赖招商,市场经济背景下,招商引资是国家及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是规划蓝图、布局未来的基础环节,也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环境和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新需求催生出新的模式和方法,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制定招商计划,是更好聚集资本、激活资源、锻造优势、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我们对国内典型城市招商案例进行归类梳理,以期为区域或城市招商提供参考。
一、以投行思维构建综合招商框架——资本招商 资本招商是政府通过预算安排,以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资本招商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资本招商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扩大基金对项目投入的规模和力度,促进产业和资本深度融合。资本招商有利于项目融资和产业资源整合。资本招商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思维做产业导入,以投行的方式培育产业,相比税收、厂房、土地等传统招商优惠政策,具有提供股权投资、担保抵押、低息贷款等金融服务的能力,帮助企业快速进入市场。资本招商是产业链招商的重要途径。资本招商以产业基金为主线,通过专业化基金管理人和投资项目经验丰富的团队市场化运作,更有利于引入产业链“链主”企业,打造产业集群。 (一)国资引领,以投带引的“合肥模式” 近年,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资本招商模式在各地招商引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合肥模式”较为典型,在实践中,合肥市坚持“以投带引”,依托三大国资平台,围绕投资全链条打造“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闭环,成功引入并培育了新型显示器件、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十年“换道超车”,被称为“最大黑马城市”。在“国资领投”的资本招商过程中,合肥市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注重强化资本运作,依托合肥产投、合肥兴泰、合肥建投三大国资投资平台作为开展资本招商的“牵引器”和“主力军”,联合中信、招商等头部投资机构共同设立近千亿元的产业基金群,形成“引导性股权投资+社会化投资+天使投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不断增强创新资本生成能力。 二是在具体运作机制上,合肥主要通过投资并引入上市公司募投项目推动落地,并围绕投资前期、中期、后期全链条打造“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闭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项目招引、产业培育共融共生、协同发展。 在前期,审慎尽职调查,通过理性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合肥在决策前期会深入研判目标项目的经营、财务、法律关系等综合情况,明确产业刚需、市场规模、发展前景,评估投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确定投资具体方向。合肥注重政府部门内部协作,统筹发改、经信、科技、投促、产投、建投等多部门联合成立产业领导小组,负责产业项目审核把关,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市领导牵头跟踪。同时借力外脑,聘请100余位企业家作为招商顾问,成立目标产业领域顶级专家数据库,对体量大、技术先进、专业性强的项目,依托专业团队论证把脉。 在中期,投资并引入上市公司募投项目,推动项目落地。产业投资方向确定后,合肥摒弃了双方直接组建合资企业的传统招商引资方式,而是借用资本市场,由国资认购流动性较强的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公司拿到股权融资后再自行在合肥落地项目,从而避免政府投入固化和沉淀。 在后期,拓展产业配套服务,完善国资退出机制。合肥始终坚持全产业链招商,通过不断拓展产业链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上下游联动效应,打造产业发展生态圈。例如,为解决家电、平板显示、电脑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缺“芯”问题,瞄准缺链补链关键环节,先后引进百亿级配套项目,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年产值保持约20%增长。 最后,在项目成熟后,国资通过完善的退出机制退出项目投入新的产业领域。遵循“不谋求控股权、产业向好发展后及时退出,再投入到下一个项目”的基本路径实现资本循环。例如京东方项目在完成6代线、8.5代线项目建设后,合肥国资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完成投资退出,为新的投资积累资金,实现良性循环。 总结合肥资本招商基本路径可概括为:以尊重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资本纽带、股权纽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增资或国企战略重组整合打造国资平台,再推动国资平台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通过直接投资或组建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地方招商引资,形成产业培育合力。 (二)“园区+创投”资本招商的“深圳模式” 深圳依托深圳国资委的投资平台,以科技园区为依托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承载力,以科技金融为纽带,通过纾困上市公司实现产业精准导入,营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形成可供借鉴的“深圳模式”。 一是以科技园区企业/项目为主体开展股权投资。为破解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用地贵”难题,深圳国资建设运营了71个科技园区,为落户企业提供租金优惠,在创业团队孵化、成长和成熟过程中适时开展股权投资,推动国企投资与地方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如深圳湾科技发展公司对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七折租金优惠,同时规定园区运营方有不超过5%的“优先跟投权”,通过前期租金优惠、资金和技术入股等具体方式,控股一批中小微创新型科技企业,在生物产业、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 二是通过纾困上市公司实现产业精准导入。深圳市科学把控投资时机,选择在大型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或经营低谷的关键节点下注介入,通过议价“抄底纾困”,顺势导入产业项目。以战略投资荣耀和苏宁易购为例,两者皆是在生产经营遭遇困境时,深圳市国资发挥投资功能,斥资2600亿元收购华为荣耀,投资148亿元入股苏宁易购,不仅极大缓解企业现金流,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而且稳定了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企业发展和地方政府共赢。 三是推动国资平台市场化投资和资产证券化。深圳以科技金融为纽带,推动国资平台市场化投资和资产证券化,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基金群”,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城市发展,累计为6.7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超过1万亿元的融资支持。目前深圳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30家,拥有上市公司34家,市属国资资产证券化率达58.8%,其中深投控控股国信证券、国任保险、担保集团等8家金融企业,战略参股中国平安、国泰君安、南方基金等重量级的金融机构,业务涵盖证券、保险、担保、基金、创投等多个领域,建立了涵盖天使孵化、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上市培育、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为资本招商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三)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的“苏州模式” 苏州市有“最强地级市”之称,推动了中国高端制造、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苏州工业发达,纳米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优特钢铁、高端纺织等产业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全国第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制造等领域全国领先。苏州共有20多家母基金,在全国的地级市里,苏州的母基金规模及数量在全国排第一。“苏州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从企业初期成果转化的天使轮投资,到成长期、成熟期扶优扶强的不同轮次投资,建立了一整套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苏州模式”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成立母基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2017年,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苏州国发集团协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发起成立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苏州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肩负着推动苏州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使命。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其中苏州国发集团出资59.4亿元,持股比例达到49.5%,是苏州基金最大的LP(有限合作人)。 二是天使母基金,助力初创期企业成长。2021年,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简称“苏州天使母基金”)正式揭牌,助推苏州初创期中小企业和项目快速成长。苏州天使母基金主要采用“母基金子基金”运作模式,由市政府设立,市本级和全市十个县级市(区)财政共同出资,总规模60亿元。基金具有创新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设置了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充分鼓励天使投资团队放开手脚,先行先试。同时,基金对参股子基金设置了回购及让利两项激励机制,根据基金管理人返投任务的完成情况,设置积极、有力的分档让利标准,促进各类资源向苏州天使企业和项目集聚。 三是成立苏创投,承担全周期科技投资。2022年6月,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正式成立,由苏州国发创投、苏州产投集团、苏州科创投、苏州天使母基金和苏州基金整合形成,注册资本达180亿元。2023年,苏创投发布了苏州千亿基金集群。其中,战略性基金4支,产业创新集群2支,产业基金18支,子基金17支,总规模达960亿元,汇聚三千亿创投资本。 基金共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基金是与国家大基金、央企合作的4支战略性基金,总规模240亿元,包括150亿元规模的工业母机基金、50亿元规模的中银科创母基金、20亿元规模的泽适(苏州)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基金以及20亿元规模的招发一体化基金;第二类基金是聚焦苏州四大主导产业的2支产业创新集群基金,总规模250亿元,分别为苏创工银产业创新集群基金,规模200亿元,苏创建信产业创新集群基金,规模为50亿元;第三类基金是“一产业一基金”,与苏州相关板块、市属国企围绕各板块优势细分领域合作的专项产业基金,“一龙头一基金”,赋能苏州主要产业龙头,总规模270亿元,其中有相城区先导智能车联网基金、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基金、张家港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基金、吴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基金、苏创常熟创新产业基金等;第四类基金是与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合作的子基金47支,总规模超200亿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引导优质投资机构,投资苏州的科创型项目,同时赋能早期项目。 二、飞地经济的新发展——反向飞地招商 反向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的一种延展,与传统飞地的路线相反,由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变传统“飞入地”为“飞出地”,打破了地缘限制,实现了创新资源的异地集聚和跳跃式转移输送。因为置身于发达区域,这种“反向飞地”非常金贵,大则几十亩的产业园,小则一万平方的写字楼,但可以实现“孵化在外地、生产在当地”。 (一)政府购买服务式反向飞地——衢州海创园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平台,集聚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创新资源和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由于杭州未来科技城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土地指标。而衢州的土地指标在省内相对丰裕,加之杭衢两地早有山海协作基础,衢州即以土地指标换取余杭“飞地”空间,衢州海创园便在这种创新模式下诞生。该飞地由衢州作为“飞出地”,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这个“飞入地”里,建设反向的“科创飞地”,通过推行“衢州注册、杭州办公,杭州孵化、衢州产业化”的跨区域联动创新发展。 传统飞地是“飞入地”对园区进行管理、“飞出地”派遣团队进行管理、双方共同派驻人员进行协同管理。而衢州海创园探索性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衢州市国资委、财政局与银江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运营协议,将运营服务交由民营企业来负责,试图借用市场之手,将服务落地实处。运营要求上,衢州市政府有监督和考核的权力,会针对税收、产业贡献、人才引进等制定相应的阶段性指标。 海创园共有26亩,园内所有行政管理权限、日常事务等都由衢州市政府统一管理,并且园内所有企业财政收入,余杭区将全部返回给衢州市。衢州海创园重视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鼓励企业赴衢州创办生产基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导流回衢。真正实现了人才“工作生活在杭州、创业贡献在衢州”和企业“研发在杭州、创业为衢州”的新模式。 (二)园区式反向飞地招商——东方美谷·虹桥中心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有一栋叫作“东方美谷·虹桥中心”的总部楼宇,可租赁面积近23000平方米。这栋大厦是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曙光、张翁庙、华严、庙泾等五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镇级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共同购买了虹桥绿谷B栋商务楼后更名而来的,当时是2016年初,投资额1.3亿元。购置楼宇有双重目的,一方面虹桥商务区的楼宇升值空间大,能够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东方美谷·虹桥中心主要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总部,特别是长三角区域领军企业总部,并伺机将它们的高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基地部分引入奉贤区南桥镇。简单来说,这就是南桥镇在虹桥设立的“招商办”,形成一种招商引资的“反向飞地、两桥对流”模式。 与上海其他地区的入驻要求和入驻成本相比,“东方美谷·虹桥中心”按照南桥镇低价出租/出售,具有地价低的绝对优势。虹桥寸土寸金,放总部办公比较合适,又有品牌和资源的高地效应;南桥有土地和优惠政策,把研发生产迁移过去能够降低成本。 中心拥有全上海最优惠的租金补助和税收扶持政策。作为奉贤区南桥镇政府自持的商务楼,通过这个平台注册过来的企业可以享受全上海最优的扶持政策,譬如:开办费补贴、租金补贴、人才购房、人才津贴等等,以及一揽子投资方案和一条龙的投资服务。同时,中心还创新出台了“以税抵租”的政策,即企业可以免费入驻虹桥的总部楼,无偿享受总部楼宇的办公配套服务和品牌效应,但要注册在南桥镇,税收都要交在奉贤,以这个税收来抵销虹桥的租金。 (三)市场化运作的反向飞地运作模式——常熟(北京)创新中心 常熟(北京)创新中心是由常熟和小样青年社区共同打造的飞地孵化器,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以中关村的集群优势为依托,连接导入人才、技术、成果、产业及社会创新资源,使其成为常熟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同经济转型、创新成果同产业培育、创新项目同特色平台有效对接的新模式。其通过“反向飞地”模式,让县级市常熟从长三角“飞”到北京,主动出击,向大城市靠拢。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搭建北京与常熟的合作对接机制。虽然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并非两地政府的官方合作,但通过市场化运作,构建起了两地长效对接的协作机制,并承载起了常熟人才增量促进、产业存量提升、城市宣传展示的功能,成为常熟产业创新的有机外延。 二是通过举办系列品牌活动将项目引入常熟。中心面向北京的汽车产业创新圈、投资机构、垂直媒体等,在2017-2019年的3年期间不定期举办了“京常路演”“京常会”“京常来”“开放日”等多种品牌活动170多场。其中,“京常来”推荐了99个项目走进常熟、认识常熟,签约项目6家,推荐项目8家。直面垂直的产业圈层精准、多面、高频次的传播交流,让北京的产业圈子对常熟更加熟悉,对常熟的汽车产业基础及发展方向、建设目标、政策环境等从听说到好奇再到了解;让“飞地”入孵的创新项目赴常熟实地考察,进一步强化落地信心。 三、区域协同招商新模式——组团招商 区域组团招商或区域抱团协同式招商主要指相邻两个或多个城市之间,改变过去区域间的资源拼抢状态,推进合作招商、合作发展。具体表现为:推动区域间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共享。多地联合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高技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营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共建国家级重点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区域间产业发展机会的协同互补。梳理区域间的产业链竞争优劣势,突出强点,转移弱点,把主动挖潜和积极引进有机结合起来,站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打破地域界限,制定跨区域的重大政策。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垄断或市场壁垒,构建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的共商共建格局,营造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集聚的发展环境。 (一)空间组团合作式招商——乐陵市+庆云县+宁津县(宁乐庆) 乐陵市、庆云县、宁津县是山东省德州市的三个所辖市县,这三地地域相连、产业相融。随着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周边区域竞相发展对县域吸引人才技术、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形成巨大挑战,县域城市普遍面临着区域、地市等更高级别城市的竞争,还面临同等级城市的招商竞争压力。2021年以来,乐陵市、庆云县、宁津县三地开启了协同联动发展战略,抱团发展,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共同体。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合作共商重大事项。根据德州“十四五”规划的“一核聚能、一轴隆起、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思路,宁津、乐陵、庆云三地多次召开协同联动发展会议,围绕1个总体框架协议,8个领域联动发展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联系、沟通、协调、服务等工作,每月定期组织三地党委、政府办公室及相关部门,会商宁乐庆协同联动发展有关事宜和需解决的重大事项,及时提请召开宁乐庆协同联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 二是抱团进京“抢项目”。2021年4月开始,宁乐庆三地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一体化机遇,组团到北京开展联合招商。围绕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一区四基地”的功能定位,开展专业化、点对点、补链延链强链精准招商、聚力招才引智,先后有凯瑞英、有研科技、光大、盛达联创、诠道科技、奥康达体育、荣程集团等央企强企进驻宁乐庆,清华大学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有研科技集团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天津工业大学国家膜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天庆科技天津工业大学反渗透膜污染评估与解决方案研究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宁乐庆。 三是在具体的招商方法上,三地各出“奇招”。其中,乐陵县坚持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关联化、园区化”发展思路,强化四大主导产业招商工作,通过实施18个产业链项目体系和重点项目链长制,把招商链建在产业链。率先启动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新模式;创新实施“产业化+专员化”招商模式,在“薪火工程”后备年轻队伍中选拔16名“学历高、热门专业、科级干部”从事专职招商;推行“全周期”特色服务,80%以上审批事项由“项目保姆”代办。 庆云县将之前22条产业链优化成10条,握指成拳重点招商突破;推行“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链”行动计划、一张产业链招商地图、一支专业招商队伍、一个承载平台、一个基金“六个一”产业链招商机制;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扩容倍增、形成集群;注重线上线下协同招商;深入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推行“厂房+办公楼”一体建设模式;围绕“361”产业体系,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继续深化载体建设,做好“一区七园”的优化布局,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 宁津县坚持以平台化、项目化思维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优化营商环境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以务实、高效的姿态全方位搞好服务;创新“平台、产业、系统”招商理念,聚力打造“平台+生态、产业+配套、技术+赋能”良好产业生态;聚力打造项目矩阵,紧盯科学家、金融家、企业家,创新招商“新打法”。 (二)带动帮扶式合作招商——苍溪县和三门县 三门县是浙江省台州市最北边的一个县,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的三门湾畔,西枕天台山、北接宁波、南邻台州市区,是国家生态县、全国首个气候康养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苍溪县,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之低、中山丘陵地带,广元市南端,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因地处苍溪谷而得名(2020年脱贫)。三门县是苍溪县的对口帮扶单位,通过合作带动式发展,帮助苍溪县摆脱贫困,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打造精锐力量。2019年7月,苍溪县商合局和三门县投资促进中心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三门·苍溪联合招商引资合作协议》,成立联合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三门县已成立的4个驻外招商办公室,组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个联合招商工作专班,有序推动工作开展。联合举办“扬解放思想之旗、谋联合招商之策”主题业务知识交流讲座,帮助两地招商人员熟练掌握苍溪和三门的区位和环境优势、产业特点、发展规划、现有要素、优惠政策等,针对性提高招商实战能力。 二是定期联席协商,明确工作重点。定期由双方发改局牵头组织,轮流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加强合作和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重大事项,制定招商路线图,实行一企一策,共同洽谈对接,促进项目签约。建立协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两地还共同签订《三门苍溪联合招商引资合作协议》和《共建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合作协议》,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合作机制的建立,推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还联合建立领导分包、项目分包责任落实制度,积极协助跑办有关审批手续,做好跟踪服务,定期对重点推进的项目进行综合调度,协调项目的土地、规划、环保等实际问题,全力护航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三是资源共享,实现双方互动的精准招商。围绕县域资源禀赋特色,结合东西部产业差异互补需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对接企业投资需求,围绕本地发展实际,共同谋划洽谈项目,提高项目储备水平。精准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一对一”政策,重点针对果蔬种植与加工、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机电配套与生产、文创旅游与康养等产业,精细包装招商引资项目。引导苍溪县积极参加三门、台州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举办的各级展销会、推介会、招商引资对接会等,宣传苍溪优良的发展环境和区域优势,大力推介投资项目,鼓励企业来苍投资兴业。 (三)跨地域双城联合的合作招商——四川和重庆(川渝) 川渝城市群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达州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雅安市、资阳市四川的14个地级市和渝西经济走廊等县市。川渝两地存在着产业重合度较高、产业链互补融合不够、招商引资各自为阵等问题,需要通过协同合作等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在国家层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招商引资战线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抱团出击、相向而行。2021年开始,川渝两地就开始启动跨地域联合招商。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开展产业链联合招商,形成协同联动式布局。川渝在毗邻地区开展产业链联合招商,共同承接成渝双核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并深化与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等国家级平台协同联动,探索形成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布局。 二是双方共同探索合作共赢新方式。在政策创新上,川渝积极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共建模式。例如,川渝高竹新区在权限范围内可自主选择重庆、四川适宜新区发展的政策,并制定川渝互利共赢的新区利益分享方案。 三是举办全球招商投资对接会,引进重要项目资源。2021年6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外知名企业、商协会和机构,推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投资新机遇。双方各自选取川渝3个优势产业,整合打包,整体推介,既全面介绍两地产业基础、市场容量、投资方向,又通过这种方式系统梳理了产业链缺失、薄弱和互补配套环节,增强了推介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四、存量增值、效率提升模式——重资产轻资本招商 该种招商模式主要指通过设立产业引导资金,与金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本地经济或者特定行业的经济,并以股权投资和其它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实现“重资本运营”;通过为入驻企业配套建设标准厂房、职工宿舍等,减轻企业非生产性投入,缩短外来投资的项目建设周期,达到“轻资产招商”。 (一)国企代建厂房+专项产业基金——福建莆田 莆田是福建地级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南接历史名城泉州,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在招商方面,莆田始终坚持统筹管理,创新招商理念,加大招商力度。其中,莆田“重资本、轻资产”的招商模式主要表现为: 一是由政府(国企)先行出资,按照项目方的要求代建专业标准化厂房,竣工验收后再“租赁”给企业使用,推动企业轻资产运营。这种模式下,一是由政府为企业取得土地产权,大大缩短拿地时间;二是能减轻企业非生产性投入;三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有助于企业快速投产。 二是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推进重大项目引进。莆田针对优势产业设立了电子产业基金、信息数动转型基金、芯跑2号基金等,总规模达数十亿元,专项用于重大项目招商投资。莆田正是依靠“轻资产、重资本”模式,引进了罗普特、金芯半导体、大族元亨、太阳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 (二)全流程帮扶引导模式——南昌高新区 南昌高新区从2017年开始推出了“集中建设工业标准厂房、设立产业引导资金、鼓励园区内企业协作配套”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政策。连续每年建设100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装修到位后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实现重资产、轻资本运营,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组建投资集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实现重资产发展。南昌高新区整合8家区属企业组建了南昌高新投资集团,又与江西银行设立了80亿元规模的南昌高新新产业发展基金。同时,还积极争取市产业引导基金以及滕王阁城市发展基金的支持,力争优先向高新区倾斜。 二是建设标准厂房,保障企业“拎包入住”,推动轻资产运营。为满足企业希望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时间的需求,南昌高新区创新承接项目的思路,推出了集中建设工业标准厂房、设立产业引导资金、鼓励园区内企业协作配套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政策。从2017年起,南昌高新区将连续四年每年建设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工业定制厂房。这些定制厂房直接装修到位后提供给企业使用,让企业和项目享受到了“拎包进驻”的便捷和畅快。 三是出台政策,为企业提供补贴。南昌高新区着眼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专门政策,对企业在园区内采购配套产品,按采购金额分别给予采购方和供货方1%的金额补贴,单个企业补贴总额最高达500万元,与多个企业配套的可分别享受补贴。该政策推动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吸引了配套企业落户,同时加速了产业集群形成,降低了企业成本,对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部分生产设备投入较大的新落户项目,高新区还参照其他省市的经验做法,按照生产设备价格的一定比例予以补贴。 四是企业投产后,进一步提供产业基金支持,以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企业运行过程中,除了提供设备补贴、区间配套补贴、物流补贴、人才补贴等各个阶段的支持,大大降低了企业转移的成本,更能提供代办证件、协调进度、帮助招工等各种贴身服务。全过程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时间投入,让企业真正做到了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五是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并给予产业联盟经费支持。同时,由产业联盟搭建行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实现“抱团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围绕光电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组建起相关产业领域的产业联盟,通过推进光电产业联盟、软件产业联盟、医药产业联盟的建设,最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五、产业链招商的延伸——建圈强链招商 产业链招商是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竞争力精准分析为基础,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以招大引强为着力点,以招引标杆性企业和引擎性项目为核心,推动产业链攀升和价值链提升发展的一种招商新模式。产业链精准招商是一种“三赢”的模式,既可以帮助园区内已有的企业完善产业链,降低运营成本,又可以帮助招商引资企业找到良好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开拓市场,同时实现本地产业链的聚集招商效应。目前,产业链招商已经进入生态圈招商阶段,所谓生态圈招商,就是不只盯着产业链的企业,而是围绕打造产业生态体系,招引产业生态圈的平台机构团队等。 (一)“产业链+研究院”招商——丽水 一是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围绕全省十大产业链,聚焦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先后开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现代纺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十链百场万企”产业链对接活动,参与企业550余家,对接订单近65亿元,对接工业项目27个。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服务产业链招商体系。以百亿级县域特色产业链为切入口,构建“1个产业链提升总方案+15个以上县域特色产业链提升方案+1个‘链长制’方案”的“1+15+1”制度体系,和“产业、科技、人才、政策、服务”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明确由市、县领导担任“链长”,县域特色产业链对口市域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形成“双链长制”,成立由“双链长+专家团+服务专员”组成的216人产业链服务团,围绕产业链技术、土地、环保、能源、金融、安全等方面问题,不定期开展专属服务,切实解决产业链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助企做大做强。 三是围绕产学研合作,搭建政企校三方合作对接平台,推进“产业链+研究院”招商。其中,合成革产业引入3家高校研究机构、1个省级合成革检测中心、2个龙头企业应用研究中心和丽水生态合成革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促成浙江理工大学与丽水开展产学研、人才对接合作,共建浙江理工大学丽水研究院。围绕产销合作和项目合作,开展产业链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产业链企业洽谈签约合作,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进上下游供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 (二)“产业链+园中园”招商——青岛开发区 自2020年8月份改革以来,围绕打造青岛市工业增长新基地和西海岸新区高端产业聚集地,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青岛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健全精细化服务工作机制,全链条、全流程推动外资项目加速落地,充分发挥高质量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落实链长制。深入分析园区产业发展特点,围绕智能家电、船舶海工、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全面落实“链长制”,实行“一链一制、一链一策”。总链长由开发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产业链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企业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重大事项,促进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生态圈。系统梳理产业链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关键平台、核心技术、发展短板等情况,研究制定《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链工作方案》,以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和产业聚集度为导向,确定招引企业,点对点精准对接,全面推进瑞士、日本、韩国等10余个重点外资制造业项目。 三是做强“区中园”。开发区与辖内中电光谷园区、联东生态科技谷、海尔信息谷、瑞源机器人产业园等7个重点“区中园”共同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围绕各“区中园”特色产业建立联合招商、服务会商机制,合力推动产业抱团发展。截至2022年,中电光谷已招商(含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900余家,投资过千万的600余家,汇集人才万余人,成为青岛市集聚度最高、集聚优势项目数量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的高新产业集聚区之一。“园中园”讯飞未来港被授予“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赋能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13个招商引资创新案例模式全解析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wenmiyanjiu.com/post/429.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络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无法下载,联系站长索要。
- 最新文章
-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改革开放40年地方立法工作成就与经验
2018年09月18日11:13 一、立法工作基本情况1979年12月诞生的...
-
关于2021年度南京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综合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
-
常州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综合报告
常州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综合报告——2023年8月30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常州市人大常...
-
辽宁铁岭:空巢村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有村子空巢率近90%
调研报告《关于加强“空巢村”基层治理的调查与思考》,其中提到,调研所涉及到铁岭市清河区的3个乡镇3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流...
-
基于群众生活需求的基层政务公开探索与思考——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为样本
基于群众生活需求的基层政务公开探索与思考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为样本摘 要以人民为中...
-
- 热门文章
-
-
13个招商引资创新案例模式全解析
导语城市发展依靠项目,项目建设依赖招商,市场经济背景下,招商引资是国家及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是规划...
-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正义的实践辩证法
内容提要与西方现代化恪守资本逻辑、使现代生活日趋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图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植...
-
基于群众生活需求的基层政务公开探索与思考——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为样本
基于群众生活需求的基层政务公开探索与思考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为样本摘 要以人民为中...
-
辽宁铁岭:空巢村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有村子空巢率近90%
调研报告《关于加强“空巢村”基层治理的调查与思考》,其中提到,调研所涉及到铁岭市清河区的3个乡镇38个行政村,农村人口流...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改革开放40年地方立法工作成就与经验
2018年09月18日11:13 一、立法工作基本情况1979年12月诞生的...
-
- 最新留言
-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